2006年2月23日,中国运动员韩晓鹏在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获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这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雪上项目金牌,也是第一个男子项目的冠军。2006都灵冬季奥运会(Torino Olympic Winter Games)是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2006年2月10日至2006年2月26日在意大利都灵举办。
本届冬季奥运会是继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后意大利第二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若包括1960罗马奥运会,则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三次成为奥运主办国。都灵冬奥会共设置7项运动、15个大项、84个小项。
韩晓鹏。2006年2月23日,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在意大利都灵萨奥兹•杜尔克斯滑雪场举行。中国选手韩晓鹏战胜众多好手,勇夺金牌。这是中国选手韩晓鹏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雪上项目金牌。韩晓鹏获得的这枚男子空中技巧金牌不仅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雪上项目中的首金,也是中国男选手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当时的韩晓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无名小辈,但2006年2月20日的资格赛上他以250.45分获得第一名,爆出了超级大冷门。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奢望他在决赛中能捧金。但在随后举行的决赛中他却以惊艳的发挥得到250.77分,最终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首先是高兴啊,如果中国代表团一块金牌都得不到,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再就是这块金牌也算名至实归,毕竟武大靖的实力和近年的表现在那儿,得到算正常,得不到才是不寻常。
中国队带着一块金牌回到了主场,这四年一定是厉兵秣马,刻苦训练,提高技术水平。竞技体育最终要靠实力说话,偶然的、客观影响的东西定不会长久。
平昌冬奥会前,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可能就是中国军团的金牌数量能否有新的突破。随着比赛的推进,令人可惜和遗憾的是,中国军团竟然接连受挫,一再与金牌失之交臂。失落、痛苦、郁闷、对不起……其中滋味五味杂陈,冷暖自知。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切的沉闷和失落在1月22日终于被打破——中国的武大靖以破世界纪录的方式挑落了诸多强手、夺得了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的金牌。尽管这枚金牌“姗姗来迟”,但对于压抑了许久的中国军团及亿万国内观众来说,一扫之前的不快和郁闷,令人欢欣雀跃、激动万分。
本届冬奥会中国奖牌与上届相比大幅下降,通过比赛过程及奖牌榜,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队目前存在许多困难。
一、遭到裁判多次不公正判罚。遭遇多次判罚固然有裁判因素,但与中国队自身对规则未能及时跟进和吃透也有关系。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冬季项目缺乏国际话语权。体育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不能只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重视体育的对外交往和话语权。中国体育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应有待加强。对于如何提升话语权,杨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话语权不是结果出来你去抗争,而是参与其中的规则制定。”杨扬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给运动员更多机会,鼓励他们进入奥委会,参与到制定规则的过程中。
二、奖牌榜前几位依旧由传统冰雪强国把持,这从侧面反应出冰雪项目在我国普及程度较低。这些年来,中国的冬季项目一直依靠东北地区支撑,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但是,中国东北地区气温低,气候干燥,不利于进行训练和比赛。冬奥会比赛项目在我国发展缓慢。中国冬季项目尤其是冰雪上项目要想实现突破,群众基础一定要加强。这是一个共识。 下届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中国将有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其中,希望我们能抓住这个契机,实现冰雪项目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