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跳战术”是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一种海上夺取岛屿的战术形式。即基本的特点是在己方控制制海和制空优势的条件下,对敌占岛链上的岛屿不进行逐点全部拔除式的平推进攻,而是权衡其战略重要性,实施暂时不管非重要敌占岛屿,而是一个一个直取重点的岛屿,犹如蛙跳一般,以便以尽量短的时间、尽量少的损失,快速地直接逼近最终目标——日本本土。
蛙跳战术是一种真实的特种部队战术,其灵感源自于蛙类的跳跃方式。该战术要求士兵以极高的速度连续跳跃,以迅速穿越敌方阵地并击溃敌人。这种战术在一些特种部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由于其需要极高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技巧,蛙跳战术并非所有士兵都能够使用。因此,其真实记录相对较少,但确实存在一些案例表明了其有效性。
男子三级跳远:1995.08.07英国人乔纳森·爱德华兹的18.29米。女子三级跳远:1995.08.10乌克兰人伊纳萨·克拉维茨的15.50米。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由于这项运动使下肢的负担很大,所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其他项目要高一些。它要求运动员有快速的助跑速度和良好的弹跳力,以及强大的腿部力量。
布兰科的这个进球让人联想起1998年世界杯上墨西哥的布兰科的夹球蛙跳。对此,著名裁判陆俊说:“国际足联在2005年第二次修改的竞赛规则中明确规定,夹球是危险动作的延伸,是国际足联明令禁止的比赛动作。1998年墨西哥的布兰科夹球只是一个瞬间,但申花队的布兰科夹球过程中有明显的停顿,对方球员在抢夺皮球的过程中,很容易会踢中夹球队员的身体甚至头部。正确的判罚是蓝狮队获得间接任意球。”
跳岛战术,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期,美军收复东南亚日军占领的诸多太平洋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
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後,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以前墨西哥足球运动员布兰科双脚夹球,用蛙跳的动作过人。现在不允许用这个动作了,因为当你夹球跳起来的时候,防守球员不会无动于衷的。万一做出一个动作,你就会倒地受伤,所以很危险,禁止用这个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