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有以下三个具体目标:
一、中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适合开展冬季运动,发展潜力巨大。在北京举办冬奥会,将直接带动京冀及周边地区至少3 亿人参与冬季运动,增进民众的健康和福祉,有效提高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并有助于开发冬季体育运动市场。
二强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冬奥会场馆沿北京—延庆—张家口一线布局,有利于发挥首都经济圈辐射作用,打造京张沿线体育文化旅游带,增加就业,带动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空气质量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创造可持续的奥运遗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功能和影响力,在体育、文化、教育、环境、场馆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创造更有价值的可持续奥运遗产。
2018年07月1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届时总共将产生109枚金牌。同时女性运动员的参赛比例进一步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男女比例更趋于平衡。
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通过了有关北京冬奥会项目设置的方案。新增的7个小项为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
2022冬奥会核心理念是:
一、制定空气治理计划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人们渴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使“奥运蓝”、“APEC蓝”成为生活中的常态。而申办2022年冬奥会将助推这一进程的实现。随着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冬奥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加快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冬奥会申办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二、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申办和筹办冬奥会,将大大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低碳产业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如果能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无疑会促进国内的产业转移与升级。”,通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来拉动内需,以体育产业为本体来进行发展,通过体育服务业来带动体育消费,以更加绿色的方式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1、综合国力的再展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民的自信心。
2008年夏季奥运会,给国人带来的荣耀和信心,70后、80后等都应该有深切的感受。时过十四年,中国的经济实力、人民收入水平、综合国力有大幅增长,与2008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冬奥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振民族的自信心,有助于国人与西方发达国家经商和交往中的信心,这有助于更好的争取和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
2、产品服务的大广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中国商品形成了低质低价低端的形象,这些年随着企业的研发创新,企业国际竞争力向上突破,比如通讯、高铁、数字商务等,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不少行业,虽然产品质量好,但认可度不高,在国际市场卖不出好价钱。举行冬奥会是很好的宣传,透过奥运会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认识到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水平,因为他们会想试想如果没有好的企业、不能产出好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够承办和办好奥运会。
能够为即将举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服务,让参与服务保障的人员感到无比的自豪,但同时,他们肩上更是承担着一份莫大的责任,那就是要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万无一失地举行。这份责任说起来简单,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是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为了这份责任,他们不断学习、努力成长,他们加班加点、无私奉献,他们团结协作、不遗余力,他们充满热情,无怨无悔,他们来自我区的各行各业,用专业和担当,为冬奥服务保障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壁垒。
冬奥在即,重任在肩。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筹办和崇礼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冬奥会筹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举办,以冬奥会筹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绿色生态、人民平安富足、社会文明和谐的美丽幸福新崇礼,决战决胜交好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